B'z
對B'z的印象,必須追溯回剛開始看《名偵探柯南》動畫的時候,忘了是哪一集,也忘了是OP還是ED,總之就是那首《Everlasting》。
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:怎麼一部動畫會找來這麼有份量的歌曲?請原諒我,我當時還沒正式看日本動畫,對日本動畫的印象,就是:《多啦A夢》,OP和ED都是兒歌類型的。
後來,電視台竟然在半夜時分播放當時很火紅的《美麗人生》,事實上,我沒看這日劇,只是偶爾在電視台的廣告中聽到那首很動聽的《今夜月の見える丘に》,就把這旋律給記下來了。
過了良久,這首歌的Chorus依舊在我腦中盤旋,好久好久……然後,看了《海猿Revoluton》,第一集播放完畢,一聽到ED,我就很確定,這《OCEAN》肯定是B'z的歌!
於是,我又開始糾結了,糾結於這雙人樂團的名字應該怎麼念?結果,就一意孤行地念成bi zi,後來發現,原來也差不遠啦,因為日語發音是bi-zu(ビーズ)。
※成員資料
●松本孝弘(TAKAHIRO MATSUMOTO、TAK MATSUMOTO,日本大阪府豐中市、1961年3月27日出生):擔任樂團團長、吉他手、所有作曲、編曲和唱片監製。
●稻葉浩志(KOHSHI INABA、KOSHI INABA,日本岡山縣津山市、1964年9月23日出生):擔任樂團的主唱、所有作詞和部分歌曲的編曲。
※樂團早期
●1980年代在日本著名電子音樂人小室哲哉的樂團「TM NETWORK」擔任吉他伴奏的松本孝弘,尚未成名前只是一個在錄音室工作、參與巡迴演唱會伴奏的吉他手。
●1988年5月當他發表過個人演奏專輯後,便確定了自組樂團的想法。在自認外型及音色不佳下,便積極尋找一位合適的主唱。
●此時剛從日本橫濱國立大學數學系畢業的稻葉浩志由於熱愛唱歌,於是在準備進入學校擔任數學老師前一刻,碰運氣地寄了卷Demo給唱片公司。恰巧松本孝弘在事務所聽到這卷Demo,大為驚喜,並立刻找來了稻葉浩志。
●當松本孝弘聽過稻葉浩志演唱披頭四的著名歌曲『Let It Be』後,當下便與他組成了這個往後將讓兩人聞名的搖滾樂團B'z。
●在B'z結成的1988年左右,日本樂壇正當兩股風潮:電子樂的大量使用與新樂團(4人以上)的大量出現,不過,他們認為,電子樂沒有辦法取代或複製的,具強烈獨特性與變化性的樂音只有兩樣:吉他與人聲。
●於是,決定了以建立於吉他與人聲上的2人組合這不常見的型態出道。雖說如此,初期的作品依然有明顯的電音成分在。
●松本曾多次提及:「B'z的初期,確實有著著TM的源流」、「從TM開始的東西是現在我風格的一部分」、「B'z的初期受小室先生的影響很大」。松本往後也常招待TMN支援樂手時代朋友阿部薰和久保こーじ來到演唱會和錄音室。
※樂團名稱的由來
●關於B'z這個團名的由來,坊間流傳著許多種說法。由於成員對此的發言內容比較紛亂,所以至今正式名稱的由來仍屬未知。
◎在B'z組成的時候,起初團名為「松本BAND A'z」。但認為A'z和AIDS讀音相似;發音難聽並且會引起大家誤解,所以把A改為其後的字母B,變成了「B'z」。而且他們覺得以字母「B」開頭的都是非常強的樂團(例如披头四),B'z 這個名字也容易記,於是「B'z」這個團名就因此確定了。
◎稻葉浩志在「僕らの音楽」2005年 3月 26日播出的節目中曾說過:原團名A'z有著包括了A到Z所有英文字母的意思,但是發音難聽,所以把A改為其後的字母B,變成了「B'z」。
◎第三張專輯『BREAK THROUGH』的BANDSCORE裡,成員們曾留言說到「想用一個記號性、比較酷的名字,並打算使用一個像企業商標那樣的形象來命名。」
◎松本孝弘在主持的「BEAT ZONE」電臺節目中曾說過「B'z就是一群蜜蜂(Bee的複數)的意思」。(1995年的『love me, I love you』單曲和 LIVE-GYM 裡使用的圖像就有類似蜜蜂元素的設計)。
◎松本孝弘在1989年的會員報裡說:以Z結尾是一開始就決定好的,經過與工作人員商量的結果決定使用「B'z」。
以上資料來自Wikipedia。
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:怎麼一部動畫會找來這麼有份量的歌曲?請原諒我,我當時還沒正式看日本動畫,對日本動畫的印象,就是:《多啦A夢》,OP和ED都是兒歌類型的。
後來,電視台竟然在半夜時分播放當時很火紅的《美麗人生》,事實上,我沒看這日劇,只是偶爾在電視台的廣告中聽到那首很動聽的《今夜月の見える丘に》,就把這旋律給記下來了。
過了良久,這首歌的Chorus依舊在我腦中盤旋,好久好久……然後,看了《海猿Revoluton》,第一集播放完畢,一聽到ED,我就很確定,這《OCEAN》肯定是B'z的歌!
於是,我又開始糾結了,糾結於這雙人樂團的名字應該怎麼念?結果,就一意孤行地念成bi zi,後來發現,原來也差不遠啦,因為日語發音是bi-zu(ビーズ)。
※成員資料
●松本孝弘(TAKAHIRO MATSUMOTO、TAK MATSUMOTO,日本大阪府豐中市、1961年3月27日出生):擔任樂團團長、吉他手、所有作曲、編曲和唱片監製。
●稻葉浩志(KOHSHI INABA、KOSHI INABA,日本岡山縣津山市、1964年9月23日出生):擔任樂團的主唱、所有作詞和部分歌曲的編曲。
※樂團早期
●1980年代在日本著名電子音樂人小室哲哉的樂團「TM NETWORK」擔任吉他伴奏的松本孝弘,尚未成名前只是一個在錄音室工作、參與巡迴演唱會伴奏的吉他手。
●1988年5月當他發表過個人演奏專輯後,便確定了自組樂團的想法。在自認外型及音色不佳下,便積極尋找一位合適的主唱。
●此時剛從日本橫濱國立大學數學系畢業的稻葉浩志由於熱愛唱歌,於是在準備進入學校擔任數學老師前一刻,碰運氣地寄了卷Demo給唱片公司。恰巧松本孝弘在事務所聽到這卷Demo,大為驚喜,並立刻找來了稻葉浩志。
●當松本孝弘聽過稻葉浩志演唱披頭四的著名歌曲『Let It Be』後,當下便與他組成了這個往後將讓兩人聞名的搖滾樂團B'z。
●在B'z結成的1988年左右,日本樂壇正當兩股風潮:電子樂的大量使用與新樂團(4人以上)的大量出現,不過,他們認為,電子樂沒有辦法取代或複製的,具強烈獨特性與變化性的樂音只有兩樣:吉他與人聲。
●於是,決定了以建立於吉他與人聲上的2人組合這不常見的型態出道。雖說如此,初期的作品依然有明顯的電音成分在。
●松本曾多次提及:「B'z的初期,確實有著著TM的源流」、「從TM開始的東西是現在我風格的一部分」、「B'z的初期受小室先生的影響很大」。松本往後也常招待TMN支援樂手時代朋友阿部薰和久保こーじ來到演唱會和錄音室。
※樂團名稱的由來
●關於B'z這個團名的由來,坊間流傳著許多種說法。由於成員對此的發言內容比較紛亂,所以至今正式名稱的由來仍屬未知。
◎在B'z組成的時候,起初團名為「松本BAND A'z」。但認為A'z和AIDS讀音相似;發音難聽並且會引起大家誤解,所以把A改為其後的字母B,變成了「B'z」。而且他們覺得以字母「B」開頭的都是非常強的樂團(例如披头四),B'z 這個名字也容易記,於是「B'z」這個團名就因此確定了。
◎稻葉浩志在「僕らの音楽」2005年 3月 26日播出的節目中曾說過:原團名A'z有著包括了A到Z所有英文字母的意思,但是發音難聽,所以把A改為其後的字母B,變成了「B'z」。
◎第三張專輯『BREAK THROUGH』的BANDSCORE裡,成員們曾留言說到「想用一個記號性、比較酷的名字,並打算使用一個像企業商標那樣的形象來命名。」
◎松本孝弘在主持的「BEAT ZONE」電臺節目中曾說過「B'z就是一群蜜蜂(Bee的複數)的意思」。(1995年的『love me, I love you』單曲和 LIVE-GYM 裡使用的圖像就有類似蜜蜂元素的設計)。
◎松本孝弘在1989年的會員報裡說:以Z結尾是一開始就決定好的,經過與工作人員商量的結果決定使用「B'z」。
以上資料來自Wikipedia。
标签: 搖滾本事
0 条评论:
发表评论
订阅 博文评论 [Atom]
<< 主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