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月5日星期三

去你的Open Verdict!

這其實是大家數天前就已經預測到的結果,但還是令人覺得很氣憤。
儘管大家對馬來西亞的司法制度沒有抱著太高的期望,但在最後一刻還是期盼著『奇蹟』的出現。
想一想,驗屍庭的責任就是調查真相,但在場的大家卻期盼著奇蹟會出現,好讓真相還原,還死者及其家屬一個公道。
明福墜樓身亡一案,最終被判為『懸案』,不僅對趙家帶來N度傷害,更是摑了大馬司法界好大的一巴掌。
或許有人不明白為何趙家會如此憤怒,畢竟大家早已做好心理準備,甚至預料到驗屍庭的最終判決,但是……就連我這個意外出現在驗屍庭內的路人甲也感到莫名的氣憤,更何況是死者的親人?
若你當時就坐在庭內,聆聽著驗屍官宣讀判詞,你會發現他的臉部表情比平時來得僵硬,念出判詞時也顯得小心翼翼,而庭內眾人的情緒更是隨著判詞內容起伏。
當他念出『排除自殺的可能性』時,庭內眾人都露出欣喜的表情,就像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一樣。
然而,不到五分鐘,這個想法被粉碎了,『排除他殺的可能性,因此這是一個Open Verdict。』
排除自殺、排除他殺,因此為懸案。——這意味著,明福不是自殺,種種跡象顯示有他殺的可疑,但無人須要為此埋單。
這肯定是個瘋狂的世界,有人因自衛而錯手殺了人,也可能必須為此面對牢獄之災,但為何這麼一宗離奇死亡事件,最終卻因為各種人為因素而無法定案?
我沒有全程跟進案件的審訊,但在偶爾參與的途中,發現馬來西亞無論是司法、執法還是調查方面,有許多令人吐血的地方。
我們能怪驗屍官輕率下判嗎?正如驗屍官自己說的,驗屍庭不是裁決誰對誰錯的地方,只能查明一個人是怎樣死的。
他在判詞中寫道:『字跡專家的口供只能被視為一種意見,而他也無法鑑定該字條是否為遺書,因此我也沒有資格去斷定這是不是遺書。』
不過,在他殺方面,卻也因為出現不明來歷的DNA,惟無法找到DNA的主人是誰,而留下疑點,無法證據確鑿地推斷為他殺。
還記得一開始,那兩個政府醫院的法醫嗎?他們在驗屍庭內的表現令人大為搖頭。
還記得趙家當初不願意直接進行第二次解剖而必須在安葬了超過3個月後,才提出二度解剖的申請嗎?
當然,還有反貪委會官員在驗屍庭內所作出的供證,令人感到匪夷所思。
不過,最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是,那張在最後關頭才浮出檯面的字條,還有那使用谷歌翻譯的法庭通譯員。
這一連串的事情發生後,我們可以統計一下,究竟這整個審訊當中,出了多少次的茬子?法醫調查案發現場時遺漏了多少證據?趙家堅持不要立即二度解剖究竟錯過了多少的蛛絲馬跡?反貪委會在警方調查時隱瞞了多少實情?查案官除了字條還遺漏了多少細節?
Well,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,CSI的劇情或許真的如專家所說般誇大了,不過,有學過Vector的人都知道,一個人墜樓後,為了預測死者是從哪個高度墜下,有關單位應該去測量屍首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,而哥賓星也曾在驗屍庭上質問法醫這個問題。
這一次,不僅是趙家無法得到一個公道和真相,我國的司法制度和反貪委會更是無法一洗人民心中的負面形象。

标签:

0 条评论:

发表评论

订阅 博文评论 [Atom]

<< 主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