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7月22日星期四

十年:歸來

聖安德魯男子中學,就在前面一公里的十字路口轉左後靠右行駛五公里的地方,明明是一段很短的距離,卻不知怎麼地交通異常阻塞。
看了看戴在右手的腕錶,距離放學的時間還有一個小時,家長們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排著隊在學校外面等候接孩子們回家,這情景未免令人感到奇怪。
按照邏輯分析,這所很著名的男子中學是全寄宿學校,而且還有初中直升高中的製度,家長們應該比較放心兒子們的人身安全,然而,眼前的情況告訴他,家長們對這所學校已失去信心和安全感。
一週前,在這所中學發生了轟動全城學生離奇墜樓事件,那不是聖安德魯中學辦校以來的首宗意外,卻因為網絡媒體的迅速報導而令這課題火速成為城中最熱的話題。
而一些政客更是把這慘案視為籌碼,每日針對這宗案件發表意見之餘,也藉傷者的家屬來博取曝光率,媒體鋪天蓋地地報導更是引起一些家長的恐慌。

還記得當時一家報章甚至還找來一自稱為『犯罪專家』的保安主任,從墜樓地點上的血跡,推測傷者究竟是失足墜樓、被人殘酷地扔下樓,還是被毆傷後被拖到該地點。
什麼嘛?這報館的主管簡直就是貽笑大方,單憑照片就能知道傷者是如何從五層樓高的校舍墜下,那些物理專家的實驗和推斷豈不是白做了嗎?
有機會真的很想知道這報館的新聞推手究竟是誰,因為除了這令人哭笑不得的報導外,這家報章甚至還請來了心理專家,分析處現在的教師精神壓力太大而無意中致傷學生。
這就是俗語說的:牽一發而動全身麼?看起來比較像是小報章想出頭,利用所謂的專家發言來掩飾本身的個人議程……
塞了整整1個小時,終於成功擺脫了蜂擁到學校接孩子的家長們,向保安出示身份證明後,駛進了這所闊別了10年的母校。
基本的校舍設計沒什麼改變,翻新過的建築物不失其歷史原貌,只是10年前矗立在校園操場內的雨樹已不知所踪,取而代之的是不知名的小樹。
將車子停放在訪客的停車場內,走出車外的他深呼吸了一下,空氣中瀰漫著清新的茉莉花香味,很符合校長的風格。
走在這熟悉的校園內,他不經意地放緩腳步,似乎在尋找著記憶中的食堂、教師、音樂室、科學實驗室、美術室、教員辦公室。
回想起因為沒有背熟英語語法而被罰站在椅子甚至是桌子上,班上同學集體沒有交功課而被罰站在這長長的走廊上,令他不禁笑了笑。
抬頭望上二樓的走廊,想起了當時的自己,向喜歡的對象表白然後被拒絕的地點,心中有種難以言喻的苦澀,還有那麼一點點不是那麼應該存在的甜蜜。
不知不覺中,走到了墜樓地點,根據了解,傷者是從五樓的高一教室窗戶意外墜下,雙手和雙腿因此而骨折受傷,肺部更是被折斷的肋骨刺傷。
因為這是全校最老舊的樓宇,不會太高,但沒有因此而喪命卻也是一大奇蹟。
他摒息著呼吸,抬頭仰望試圖五樓的窗戶,視線卻停留在三樓那一扇並未關上的窗戶,右手失控地顫抖著,不禁伸出左手緊握著自己的右手,像是為了舒緩疼痛而搓揉著,額頭上開始滲出汗珠。
應該沒事了,不是嗎?為何現在還是會感到疼痛?心跳不斷加速,甚至開始感到呼吸困難,無形的壓迫感猶如從頭上壓下來……
腦海中突然掠過10年前的情景,令他內心不禁喊著:誰來救救我?我不想死,我不能死!為什麼要這麼對我?我做錯什麼了?
突然,他感覺肩膀被拍了一下,緊接著是一把男聲:『你……沒事吧? 』
回過神來,轉身望瞭望身後的男人,他立即推開了對方的手,猶如被嚇著般向後退了近半尺的距離……
怎麼會是他?過了10年,怎麼還在這裡?
他以最快的速度發出聲音:『子瑜?你怎麼會在這裡? 』
男人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,將視線轉移到他臉上,露出驚喜的表情回答:『司徒?原來你回來了,好久不見。 』
那個姓歐陽的男人,站在陽光下露出那令他曾迷戀不已的笑容,以真摯誠懇的眼神望著他,令他有被透視的錯覺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我有話要說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咳,這本來是寫給網友喵然看的文,於是就把它貼在這裡了,暫時還未知是什麼類型。

标签:

0 条评论:

发表评论

订阅 博文评论 [Atom]

<< 主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