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7月28日星期五

回憶之二:漂流班級

這是我生活中一直重複的畫面:講台上的講師一離開,講堂內的學生們匆匆飛奔出去,趕往其他講堂繼續上課,我和幾個同學則走出講堂外,尋找太陽的溫暖。
上大學後,我們再也沒有所謂的Classroom了,因為我們不再像中小學時代般,有同班同學,頂多也只有同系同學。
在外國,他們把一個班級的教室稱作homeroom,也就是說,那裡就是那個班級一整年常駐的地方,也是老師點名教課的地方,同學們聊天嬉鬧的地方。
那時候,我們擁有自己的班級和教室,那是我們一班的『家』,除了上美術課時偶爾會去美術室、上物理、化學和生物課時會暫時遷移去科學實驗室、還有上體育課時會在草場和泳池外,我們都在教室裡。
來到大學後,班級沒了,教室也沒了,取而代之的是科系和講堂。
講堂是個很奇妙的地方,那裡很大很冷,講師站在講台上開麥講課,用Overhead Project放映著講義,講堂內學生沒有固定的座位。
不過,值得慶幸的是,我們這個被命名為Communication的科系很新,許多課程都是僅供本科生的必修課,所以我們的關係比其他科系來得更親密,也更容易混在一起。
還記得我那堪稱為全怡保最著名的精英學校,因為太出名了,導致小學的校長無法抗拒家長們的捐獻,而一直接受新生,不斷增加班級,導致中學被迫借出更多的教室。
結果,中四那年,我們那一班沒有教室可用,而與隔壁班成為『無家可歸』的漂流班級,成為全校最有名的班級。現在回想起來,校方真的太異想天開了吧,讓堪稱為全校最吵的一班,每個半小時或一小時就大舉遷移一次。
我想,沒有任何一個班級會歡迎我們的入侵,奈何這一切都是校方的指示,他們也只能接受。
當然,偶爾也會出現老師或學長團代表找不著我們班的窘境,讓後,我突然明白為何我校會那麼先進,一早就裝置好P.A. System,以方便老師找不著我們,好用千里傳音來召喚我們的班長呀!
還有就是,每次一更換上課時間表,我們又得重新去辨認下一堂課應該搬去哪裡上?而在自習課的時候,我們更是被迫流落『街頭』或等待科學實驗室助理的收留,真的挺搞笑的。
然後,過完中四那一年,我們從漂流班級名單中除名,搬到了全校風景最好的三樓教室,重新擁有了那個容許我們胡鬧一整年的『家』。

标签:

0 条评论:

发表评论

订阅 博文评论 [Atom]

<< 主页